明宣永乐青花瓷器鉴别。
青花瓷,是我国瓷器中很有代表意义的一类作品,也是长久以来瓷器作品的主流之一。青花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但其真正意义上成熟的作品是在元代才经由景德镇窑口生产而大批出现的。此后的明、清两朝,青花瓷经历了走向鼎峰、降下神坛、二次融合、再衰落等波折的过程。其中,明朝的青花瓷作品可以说是青花作品的典范和技艺高地,尤其是永乐、宣德两朝的作品,尤为世人瞩目。
明青花的收藏,其实一直是收藏市场上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它的市场价格走势良好,未来的升值空间也比较可观。这两点在近几年明青花的拍卖记录上都多少有所体现。在20104年的秋拍会上,一只明代的青花缠枝莲纹高足碗,其尺寸为高11.5cm,口径16cm,最后成交价437万元。而在今年6月的2018台湾中正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也有一只明代青花龙纹高足碗,其高11cm,口径为16.5cm,最后成交价高达3311万元。当然,这个例子并不是用来表明明青花的涨幅有多大,毕竟这两件藏品除了形制均为高足碗以外,在纹饰、年款、工艺等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这种价格的变化只能说明明青花的市场价值是比较好的,也不太会出现短短几年,一件相似度很高的藏品就会发生贬值的情况。wWW.Taoci52.COm
至于明青花的市场价格走势好这一点,更是毋庸置疑。这一两年的各拍卖会上,仅五百万级别及以上的明代青花瓷就拍出近百件之多,更不提还有大批几十万到百万级别的藏品。今年6月,荣盛国际的春拍会上,拍出了一件价值914.4万元的明代青花缠枝花卉纹罐,这只花卉纹罐的直径为10.3cm,高度为22cm,底径为11.5cm。三个月后,荣盛国际又拍出一只青花大罐,直径为14.4cm,高度为21.4cm,属于大明宣德年作品,最终以94.08万元的价格成交。
当然了,今年明青花的行情可观,也并非突如其来之事,而是早几年这种价格势头就有所显形,甚至在六七年前就已经天价藏品频出。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2012年春拍会上,一件从国外归来的明初期-九龙纹大缸引起了所有收藏者的注目。这只大缸高为36cm,直径87cm,底径59cm,本是明朝宫廷器物,且见证了明朝三代帝王更替,属于精品中的精品。最后的拍卖价格也是这些年来一直未被超越的记录,成交价达到了11.04亿元。同年年底,一件高58cm的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龙耳瓶也是拍出了7.82亿元的非凡成绩,令人称羡。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这些器物基本都是官窑作品,并且多来自皇庭,因此价格不菲,民窑作品还能有这么值钱吗?答案显而易见,民窑作品当然不会有官窑或宫廷作品值钱,但是收藏价值一样是很不错的。像笔者朋友就收藏了一件典型的明代青花花卉纹盖罐,此罐造型古朴典雅,胎质细腻,胎釉结合非常紧密,釉色晶莹艳丽,青花发色纯正,所绘纹饰多姿多彩,足见其制作精巧。这种罐从定义上来讲是清代将军罐的前身,是典型烧柴的方法烧制出来的,品相好,老中见新,保存完整,保守的拍卖标准价格为45万元。相对于百万级别的,这个价格算比较少的,但是它作为民窑作品,这个价格也已经很合理了;况且明朝瓷器传世的比较少,以后的升值空间不会有太多的藏品来瓜分,也就是说升值情况还是很可观的。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明青花收藏 哪些因素是升值关键
有人说,青花收藏,以“元”为尊,以“明”为珍,以“清”为贵。这是说,元代属于青花瓷烧造正式成熟的一个阶段,其青花作品不仅技艺成熟,且作品年代久远,地位尊贵。明代青花瓷制作属于全盛时期,尤其是以明永乐、明宣德和明成化三朝为代表,且其传世器物在后期战乱中遗失和损毁数量巨大,存世稀少,因此为真品。而清代以后,单一的青花瓷作品开始一步步衰落,更多出现的是融合了当代风格的组合性青花瓷,如色地青花、青花珐琅彩等。这三朝青花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就以明青花为例,来讨论一下在收藏中哪些是我们应该多加重视的、有关升值的要素。
首先,明青花的收藏肯定要看朝代,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明青花中,永乐、宣德和成化青花是需要尤其关注的对象,也是公认的价值很高的作品。嘉靖、万历时期也有精品,但是总体上是很难与上述三朝相提并论的,于此先按下不表。永乐朝与宣德朝的青花瓷,原料为景德镇“麻仓土”,因此胎质洁白细腻,紧密坚致。在釉料上,这两个阶段都用的是南洋青料,这种青料深沉静雅,用料浓厚处会渗入釉汁并结合形成斑点,其浓淡变化极具自然美。成化青花则用的国产青料,其色泽更加淡雅、幽静。
在造型上,早期永乐青花的器型都比较小,厚薄很适中,属于细美俊秀的一类。但是宣德青花瓷则普遍器型较大,给人凝重敦厚之感,但是又制作精致,不会产生笨重呆板的嫌疑。成化青瓷又似乎回转到永乐的风格上,注重灵秀小件的制造,大件器物难得见到,并且制作上非常讲究规整化。在纹饰风格上,这三朝则又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永乐青花追求师法自然,纹饰题材也多是来源自然,生动多姿。宣德青花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新题材的运用,并且布局上也繁密起来,粗细有致;笔法上要比永乐更加豪放,各类瓷绘技法也要更加纯熟。成化青花属于兼改两朝弊陋的情况,一方面摒弃厚釉、重彩、粗笔的形式,另一方面增添线条的纤细感、渲染的均匀感,题材也偏向诗情画意、清新脱俗的一面。
其次,明青花收藏,更注重经济投资回报的最好是官窑作品,更注重人文、历史和研究价值的最好是民窑作品。在升值空间问题上,两者的属性有区别,但是在各自的属性上的升值前景都很不错。官窑作品的经济价值高,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定论,尤其是近几年的拍卖记录显示,存世本就稀少的官窑作品,价值百万及以上者不断增多。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同类型或者相似的官窑作品,近五年以来平均每年涨幅在20%左右,可见其势态迅猛。民窑作品,多数价格在几十万到百万,器型特别小的或者工艺不是契机及其精湛的也有大几万的。这类藏品的年平均涨幅多的可以跟官窑作品持平,少的在2~5%之间波动,属于收藏市场中集中人群最大的,大众接触和关注度高,也为后期升值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基础。
最后,明青花收藏在这些基础上,还要看器物的稀有程度,越是存世稀少,价值越大。比如正德年官窑青花的存世非常少,虽然在理论上它的制作精美程度难以跟永乐、宣德和成化相抗,但是其稀少性使一些品相好的正德青花也具有了不凡的价值,百万或千万级别也并非难见。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青花瓷出身民窑,但是工艺精美并有可考的皇廷、名家使用或者珍藏历史,那么它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的。
明青花收藏升值的要素,最主要的就是以上三点。但是收藏本为乐事,也不一定拘泥于这些条条框框,而主要以收藏自己中意的作品为主,把收藏当做爱好或者事业,而不是当做获利的途径,这才是真正有格调的收藏家的境界。
瓷片升值潜力大 古董收藏从瓷片起步
在瓷器收藏中,一般人很难见到珍贵古瓷真品,即使在博物馆能看到一些,也不能拿在手上仔细把玩研究,这就是行内人所说的“上手”难。而瓷片却可以让人以较少的代价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从而方便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古瓷的各种特征,以提高“眼力”。
残破的瓷片把胎釉断面一览无余地显现出来,内涵丰富,信息量大,使收藏者不但能知其表,还能察其里,通过“上手”古瓷片,收藏者对古瓷特征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和全面。古瓷片还具有量大品全、价格便宜、真品率高、风险性小等优点,是普通人从书本到实际学习古瓷鉴定的捷径。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古瓷片收藏市场逐渐形成。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在北京的报国寺,每周四都有20多个瓷片摊位;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每周六、日,这里有七八个卖瓷片的固定摊位;琉璃厂、爱家市场内一些古董店中也常有瓷片交易。瓷片价格有的几元、几十元,有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天青月白梅子青、青花五彩单色釉、宋元明清历代瓷片,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古陶瓷爱好者,推动了瓷片收藏市场的发展。北京甚至还有一个睦明唐博物馆——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
七八年前,一块画面好的明代嘉靖官窑瓷片两三元钱就能买到,现在少则五六十元,多则五六百元。五年前一块清代康熙斗彩龙纹片,在工地上可能以五角钱就能拿下,现在花上几百元也不好找了。目前的市场上,块儿比较大的元青花、明永宣青花开价已到万元以上。
我国古瓷历朝历代窑口众多,品种极为丰富,是其他任何藏品无法比拟的。古瓷片能反映出整器的艺术信息,“残而不失其美”。胎骨、器型、釉色、色彩、装饰、款识、光泽等要素都能显示出瓷器的制作工艺之美;瓷片上的人物、花鸟、山水、动物、书法等图案不仅具有艺术情趣,还能反映出历史信息,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渔樵耕读、携琴访友、元宵观灯、清明踏青等图案,使古时的民风习俗跃然“瓷”上,这本身便是一种美。越是名窑、名品瓷片,这种美的含量越大,品位越高,价值自然也就上去了。
当然也要注意风险。虽然说由于价值相对较低,市场上的古瓷片赝品比较少,但一些假冒名窑名品的货色也时有所见。因此,收藏古瓷片也要小心谨慎,不可大意。另外在购藏瓷片时,还要清楚两件事:一是我国瓷片收藏市场目前还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与整器相比,瓷片收藏仍然是仅限于一定范围,瓷片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如艺术品拍卖会上就还很难见到古瓷片上拍;二是要保持心态平稳,把接触和欣赏古瓷文化放在第一位,投资效益放在次要的位置,切忌赌博和投机取巧。
为什么会出现古瓷片价格大幅飚升的情况?
古瓷是历史珍品,不可再造。由于年代久远,保留到今天的名窑、名品瓷器少而又少。市场上很难收集到完整而又品相好的古瓷名品。因此,一些收藏者往往收藏历史上的名窑瓷片,以慰嗜爱之心。如宋汝窑、官窑、哥窑的瓷片,自宋代起就一直是收藏家寻觅的对象,所谓“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讲的就是珍稀瓷片的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收藏和喜欢古瓷的人数也就不断增加,这就使古瓷片价格“水涨船高”。
在瓷器收藏中,一般人很难见到珍贵古瓷真品,即使在博物馆能看到一些,也不能拿在手上仔细把玩研究,这就是行内人所说的“上手”难,而瓷片却可以让人以较少的代价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从而方便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古瓷的各种特征,以提高“眼力”。残破的瓷片把胎釉断面一览无余地显现出来,使收藏者不但能知其表,还能察其里,对古瓷特征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和全面。另外,古瓷片还具有量大品全、价格便宜、真品率高、风险性小等优点,其价值自然也就上去了。
哪些古瓷片的升值潜力较大?
从年代上看,各个时期的古瓷精品,如宋代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及元青花、清三代官窑片的升值潜力极大。晚清、民国新粉彩瓷、浅绛彩瓷中的一些有名头的瓷片,也颇具升值潜力。从器型上看,一般情况下,观赏器瓷片的价值要高于生活器的价值:那些数量上相对少、制作上相对精良、器型上相对奇异的瓷片,在收藏市场更受青睐。同时,要尽量收藏能反映整器特征的瓷片,所谓有“天”有“地”的(带口沿和底足的),信息量大,研究价值相对高。古瓷片也要做中长期投资。收藏者适度的“养一养”、“捂一捂”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另外,打“地区差”也是一种有效的购藏手段。由于审美观念、购买力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同一种古瓷片在不同地区的市场价格是不同的。
购藏瓷片要注意哪些问题?
古瓷片爱好者在购藏瓷片时,一是要了解中国瓷片收藏市场目前还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与整器相比,古瓷片收藏仍然是仅限于一定范围,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艺术品拍卖会上就还很难见到古瓷片上拍;二是要保持心态平稳,把接触和欣赏古瓷文化放在第一位,投资效益放在次要的位置,切忌赌博和投机取巧。虽然说由于价值低,市场上的古瓷片赝品比较少,但一些假冒名窑名品的古瓷片、赝品也时有所见。初涉这一领域的人,在收藏中不要盲目攀比和贪大求全,要量力而行,最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专题收藏。要从一般到中档再到高、精、尖,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消化。
有缺陷的古瓷器有没有投资价值?
中国古玩界“古玩毛了边,不值一文钱”的不成文的规矩一直延续了数百年。可是对于外国的玩家来说这个规矩不太适用。他们认为只要是文物,缺陷并不影响它的根本价值,有一些特殊的文物,缺陷本身就是一种美。综观近年来在国外各大拍卖行出现的中国古代瓷器,有相当数量的是经过修复的。例如2001年11月份在英国伦敦苏富比的中国瓷器拍卖会上,一件估价为10万~20万英镑的明代成化斗彩天字罐拍出了75.15万英镑的高价。而这件天字罐就是残器,是不完整的修复件,而且器口颈部磨平,缺盖。目前国内一些资深收藏家正在改变观念,开始悄悄地收进残器了。在古艺术品来源越来越贫乏、精品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也是必然之举。
“中国白”潜伏厦门收藏市场 升值行情被看好
“中国白”潜伏厦门收藏市场 升值行情被看好
商家认为厦门适合德化瓷品牌推广,看好其未来收藏热
尽管厦门人消费陶瓷大多与收藏无关,但在收藏热度愈加高涨之际,德化瓷作为“新兴”艺术品开始进入人们眼中。业内人士称,事实上,泉州德化瓷在历史上就很有名气,它质白色润、细腻精湛,甚至在国外有“中国白”之美誉。近年来,“中国白”市场价格不断走高,闽南乃至全国一些瓷器收藏爱好者开始悄悄挖掘其投资价值,一些看好“中国白”未来走势的商家甚至“潜伏”厦门,培育市场。
“中国白”来厦探路
有人说,林富宏的胆子着实有些大———在绝大多数厦门人还尚未真正明白何为“中国白”之际,他却带着满屋子的德化白瓷,在厦门安营扎寨,开设了第一家中国白艺术宫云顶馆,目标直指高端德化瓷收藏市场。
当然,作为云顶馆总经理的林富宏显然对于厦门的市场有足够的了解。“我就是来这边展览的,先培养一下厦门人的德化瓷消费氛围。”
根据福建收藏家协会的相关信息显示,当前厦门陶瓷市场发展较为“温吞”,只有不到10家精品陶瓷店,且大多销售生活类瓷具;约有不到50家古玩店在经营各类瓷器,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人们对于陶瓷的意识,大多与收藏无关。
“德化瓷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但现在,德化瓷器在国内的知名度是近十几年才慢慢积累起来的。”福建省富贵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徐少东说,他曾经在全国各地销售德化瓷器,但人们只认景德镇瓷器。事实上,德化瓷器在国外被称为“中国白”,知名度甚高。
最近几年,德化瓷开始回归国内市场,一些企业更是开始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把德化瓷器带进高端市场,并开始谋攻收藏领域。林富宏便是其中之一。“之所以选择来厦,是因为厦门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交通便利,国内外游客如织,有利于将其品牌推向全国,未来或将兴起一股‘中国白’的收藏热。”
升值行情被看好
事实上,近年来,德化瓷已经开始被国内的收藏家看中,在此前举办的拍卖会上,不少德化瓷都拍出了好价钱。
资料显示,2007年5月,德化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许兴泰生前代表作之一泰峰瓷“渡海观音”,以60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出,而一些现代德化瓷工艺大师的作品也均被高价拍出,譬如德化瓷名家陈仁海,此前其亲手制作的《盛世清音》全国限量16件,预订时每件2万元,5个月后即涨到6.88万元,最近又被拍卖到13.5万元。
德化瓷器收藏家郭福荣说,不论是德化古瓷还是德化近现代瓷,不论是瓷雕、青花瓷还是白瓷,这两年都一直在升值,价格都翻了好几番。“前两年某一个现代工艺大师的作品卖几千元的话,现在要上万元甚至几万元才能买得到。”
业内人士称,之所以出现“中国白”收藏热,主要是现在收藏氛围越来越浓了,德化瓷器也越来越受市民的追捧。“德化很多企业的老板,特别是经营瓷器企业的,都会投资几万元到几百万元在德化瓷的收藏上。他们认为,德化瓷毕竟是德化的代表,收藏自己家乡的东西意义不一般。”
此外,这几年德化瓷的原料———高岭土的存量逐渐减少,价格也不断上涨,现在一吨就要上千元。“好的高岭土需要添加配方,有些矿物质需要到各地去买,价格自然也就高了,现在最好的材料,一吨都要3000元了。”
关注现代大师作品
郭福荣认为,除了收藏德化古瓷,收藏当代大师的经典力作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当代大师的作品其主题、设计以及工艺水平都较以前有了极大的发展,而且作品不容易出现真假问题,收藏和投资的风险比较少。”
但郭福荣提醒,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一些大师趁着收藏热潮,“热炒”自己的作品,把价格抬高。所以,近代大师作品的收藏升值空间不好定论,得看市场走向了和这些作品是否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
郭福荣还认为,德化素以白瓷著称,但是青花瓷的收藏也大有潜力。虽然比不上景德镇的官窑青花瓷,但德化窑青花瓷具有地方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民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值得收藏的。
在德化瓷的收藏方面,郑福海认为,要收藏作者有代表性的东西,特别是创作品更值得关注,但是创作品一般价格会比较高,收藏增值的回报率也大。“收藏古代的德化瓷主要是讲究开脸和线条。而近代的瓷器要从塑性、线条、比例、装饰等多方面去考虑作品的价值,然后再从作者本身的艺术造诣上来衡量藏品价值是否融入了更多个性化的装饰技巧。”
明中期青花瓷收藏价值如何
明中期青花瓷收藏价值如何?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青花瓷器,从颜色到器型较早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颜色由早期的浓烈转向淡雅,没有结晶黑斑,色泽平和均匀,使明中期的青花很长时间保持这一风格,至正德后期才开始发生显著变化。那么,明中期青花瓷收藏价值如何呢?
成化斗彩闻名于世,青花也备受收藏家青睐。皆因成化青花胎质细腻、釉面温润、绘工古拙。其中绘意之古拙在明青花中无人望其项背,老古玩行素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说。
由于成化青花在瓷质、色料、画工上的精益求精,从杯碗盘到罐缸,品相好、无瑕疵的,在国际市场上有百万人民币到数千万人民币的身价。2002年11月伦敦BONHAMS(博汉斯)拍卖行,拍过一件Cunliffe爵士旧藏的成化青花缠枝百合宫碗,成交价为904250英镑(约合1338万元人民币)。造型端庄圆润,发色淡雅。腹部与内壁绘的百合花朵硕大,双勾后淡平涂,叶子也如此,正是“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写意画法。整体画面的花朵与叶子间大量留白,不去填充,是成化青花的典型特点。值得提出的,1947年Cunliffe爵士在伦敦以475英镑购得此碗,50余年价值上涨两千倍,令人咋舌。另外,这只底署“大明成化年制”两行楷书款的宫碗,同徐展堂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以400多万港币购得的那只为一对,同为成化皇帝御用宫碗。
弘治一朝,承袭成化青花的基本特点,分辨不易,因此有“成弘不分”之说。但胎质、釉面、绘工等略逊一筹。实际上,从弘治起,绘法即便平涂,也注意变化,从浅到深形成过渡,画面的布局比起成化时期,又开始逐渐增加内容,与成化疏淡的典型风格反而有些距离。弘治皇帝勤政恭俭,官窑曾经几度停烧,因此官窑青花传世品不多,比起成化更加稀少。在市场价格上,应不比成化低。其中黄釉青花创烧于明宣德,弘治时期最为精彩,为皇家用器。北京翰海1996年11月拍过一件弘治官窑黄釉青花花果盘。胎质细腻,内壁绘“三多”、栀子花纹饰,古拙不失艳丽,层次感强烈。当时成交价为286万元人民币。
正德皇帝荒于政事,明朝国力从此由盛转衰,青花瓷器也随之由顶峰转向下坡。青花料除用平等青、石子青外,后期开始使用“价倍黄金”的回青。正德瓷器的绘画手法非常精练,细描匀染,图案生动精致。2004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的一件正德青花穿花龙纹盘,直径19.5厘米,成交价118万港币。穿花龙纹的使用,在正德时期非常盛行。所绘龙纹穿行于缠枝花中,缠枝花纹勾边不留白,布局饱满。这种画法成为正德时期一种独特的纹饰风格。
正德皇帝崇尚伊斯兰教,凡有伊斯兰文字的明朝青花瓷器,基本都是该朝作品。此时造型也一反传统,出现了许多新颖奇巧的瓷器。纹饰多绘“回文”和“吉祥”图案,甚至还用“藏文”和“八思巴文”书写年款。
这些新颖奇巧、绘阿拉伯文的正德青花瓷,过去在拍场上一直处于低靡状态,成交价普遍走低。北京翰海1996年11月拍过一件阿拉伯文笔架山,成交价55万元人民币;1997年翰海拍过一件阿拉伯文多孔瓶,当时仅以11万元人民币成交;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拍的一件阿拉伯文三足炉,成交价27.8万元人民币。可见数次拍卖从未超过百万元。而已被伦敦古董商Eskenzi收入囊中的这件阿拉伯文四方瓶,在国际拍场上难得一见,此次高价成交,致使明中期青花普遍受到关注。
历数明代青花的拍卖纪录,明中期青花除成化一朝,历来价位不高。主要是藏家收藏重点一直重在永宣,故明中期青花被长久忽视。今天看来,永宣的高价会令一般收藏者望尘莫及,而明中期青花瓷收藏却大有潜力。
明中期青花瓷收藏大有潜力 各代有什么特点
明中期青花瓷收藏大有潜力各代有什么特点。
2005年9月,纽约“青风习习”。明青花瓷器在佳士得、苏富比秋拍中成绩斐然。正德青花阿拉伯文四方瓶,以前所未有的1374万元人民币(169.6万美元)成交价闯入拍卖千万阵营,昭示着明中期青花瓷市场“日照已炙”。
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青花瓷器,从颜色到器型较早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颜色由早期的浓烈转向淡雅。进口的苏麻离青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产于江西饶州的陂塘青,俗称“平等青”。发色淡雅,没有结晶黑斑,色泽平和均匀,使明中期的青花很长时间保持这一风格,至正德后期才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成化斗彩闻名于世,青花也备受收藏家青睐。皆因成化青花胎质细腻、釉面温润、绘工古拙。其中绘意之古拙在明青花中无人望其项背,老古玩行素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说。
由于成化青花在瓷质、色料、画工上的精益求精,从杯碗盘到罐缸,品相好、无瑕疵的,在国际市场上有百万人民币到数千万人民币的身价。2002年11月伦敦BONHAMS(博汉斯)拍卖行,拍过一件Cunliffe爵士旧藏的成化青花缠枝百合宫碗,成交价为904250英镑(约合1338万元人民币)。造型端庄圆润,发色淡雅。腹部与内壁绘的百合花朵硕大,双勾后淡平涂,叶子也如此,正是“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写意画法。整体画面的花朵与叶子间大量留白,不去填充,是成化青花的典型特点。值得提出的,1947年Cunliffe爵士在伦敦以475英镑购得此碗,50余年价值上涨两千倍,令人咋舌。另外,这只底署“大明成化年制”两行楷书款的宫碗,同徐展堂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以400多万港币购得的那只为一对,同为成化皇帝御用宫碗。
弘治一朝,承袭成化青花的基本特点,分辨不易,因此有“成弘不分”之说。但胎质、釉面、绘工等略逊一筹。实际上,从弘治起,绘法即便平涂,也注意变化,从浅到深形成过渡,画面的布局比起成化时期,又开始逐渐增加内容,与成化疏淡的典型风格反而有些距离。弘治皇帝勤政恭俭,官窑曾经几度停烧,因此官窑青花传世品不多,比起成化更加稀少。在市场价格上,应不比成化低。其中黄釉青花创烧于明宣德,弘治时期最为精彩,为皇家用器。北京翰海1996年11月拍过一件弘治官窑黄釉青花花果盘。胎质细腻,内壁绘“三多”、栀子花纹饰,古拙不失艳丽,层次感强烈。当时成交价为286万元人民币。
正德皇帝荒于政事,明朝国力从此由盛转衰,青花瓷器也随之由顶峰转向下坡。青花料除用平等青、石子青外,后期开始使用“价倍黄金”的回青。正德瓷器的绘画手法非常精练,细描匀染,图案生动精致。2004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的一件正德青花穿花龙纹盘,直径19.5厘米,成交价118万港币。穿花龙纹的使用,在正德时期非常盛行。所绘龙纹穿行于缠枝花中,缠枝花纹勾边不留白,布局饱满。这种画法成为正德时期一种独特的纹饰风格。
正德皇帝崇尚伊斯兰教,凡有伊斯兰文字的明朝青花瓷器,基本都是该朝作品。此时造型也一反传统,出现了许多新颖奇巧的瓷器。纹饰多绘“回文”和“吉祥”图案,甚至还用“藏文”和“八思巴文”书写年款。
这些新颖奇巧、绘阿拉伯文的正德青花瓷,过去在拍场上一直处于低靡状态,成交价普遍走低。北京翰海1996年11月拍过一件阿拉伯文笔架山,成交价55万元人民币;1997年翰海拍过一件阿拉伯文多孔花瓶,当时仅以11万元人民币成交;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拍的一件阿拉伯文三足炉,成交价27.8万元人民币。可见数次拍卖从未超过百万元。而已被伦敦古董商Eskenzi收入囊中的这件阿拉伯文四方瓶,在国际拍场上难得一见,此次高价成交,致使明中期青花普遍受到关注。
历数明代青花的拍卖纪录,明中期青花除成化一朝,历来价位不高。主要是藏家收藏重点一直重在永宣,故明中期青花被长久忽视。今天看来,永宣的高价会令一般收藏者望尘莫及,而明中期青花收藏却大有潜力。
西洋瓷器在古玩收藏市场有升值潜力
在现当代瓷器中,西洋瓷器以制作精细和精美著称,但国内关注度却很低。古玩收藏交易市场人士表示,目前西洋瓷器的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尤其是著名品牌的限量精品瓷器,具备较大的升值潜力。
事实上,在学习和吸收国内先进瓷器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西洋现代瓷器在骨瓷、珐琅彩等方面的技艺已经颇高。尤以英国的“明顿”、法国“赛费”、德国“梅森”等品牌瓷器最为著名。不过,与动辄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同时代晚清民国瓷器相比,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生产的西洋瓷器价格可谓“低廉”。如一款1774年至1814年间的梅森(MEISSEN)经典系列青花洋葱盘,目前市价在2000元至3000元左右。
“西洋瓷器在工艺上不断融合创新,产品制作更加精细,同时,西洋瓷器制作商都很注重保护和宣传自己的品牌,因此其品牌的升值空间得以大大提升。”西洋瓷器收藏爱好者表示,比如部分品牌的高端精品瓷采用全手工绘制,除了品牌标志,还有著名画师的签名,数量少价格贵,这类精品瓷器更具收藏价值。
不过,据了解,目前西洋瓷器的古玩收藏群体仍是非常小众的,古玩收藏爱好者也以收藏欣赏或装饰为主。业内人士表示,群体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毕竟进入国内艺术市场时间较短。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其价值会不断被认识。
部分古玩收藏者则认为,关注的人少也有好处,目前西洋瓷器在古玩收藏市场的价格仍较低,运气好还能捡到限量精品版。对此,专家建议,除了根据品牌选择之外,还要关注印款。西洋旧瓷器主要依据款记来识别,如签名、字母、图标、号码等,能反映出瓷器出处、年代、质量等信息。普通爱好者可以先从偏实用的器物入手,就某个品牌或系列有序收藏。
宋代哥窑瓷器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宋代哥窑瓷器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哥窖瓷器是宋代官窑之一,由于哥窖瓷器仅供皇家使用,因此瓷器精美异常,与民窑瓷器有较大的区别。由于哥窖瓷器地位的独特性,收藏哥窖瓷器的人逐渐增多,那么宋代哥窑瓷器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目前,宋代哥窑瓷器有的流失海外,有的被保存于博物馆,留存在市场中的十分稀少,因此应仔细鉴别。
哥窖瓷器的介绍
哥瓷是指传世的哥窑瓷,一直被很多的收藏者所垂涎,哥瓷是为了宫廷而烧制的瓷器,无论是在做工上还是造型上都是瓷器中的佼佼者,在收藏市场上更是红极一时,不仅是国家博物馆的座上宾,也是很多藏友梦寐以求的意见藏品,在收藏市场上价格自然不菲,近几年的各种拍卖会就曾惊现过哥瓷的身影。
宋代哥窑瓷器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哥瓷作为宫廷用品,自然是世间少有的珍品,哥窑的八方碗的外壁是一种冰裂纹,而内壁又是一种百圾碎,口沿呈现紫色,而足边呈现铁黑色,因此有“紫口铁足”的称呼,线条流畅,造型清新淡雅,是哥瓷中的珍品。还有哥窑的胆式瓶,这个器型就是宋代少有,加上流畅的线条,润泽的釉色堪称世间少有。哥窑的八方贯耳扁瓶就是哥瓷的典型,别具一格的造型以及纹片的自然美观让很多的藏友对它爱不释手。
由于哥瓷本身就是宫廷所用,是世间的珍品,在我国曾经屈辱的历史上我国的很多宝贵的文物就遗失了,其中哥瓷就有不少的藏品外流,目前哥窑的传世佳品存世的并不多,在收藏市场上流通的就更加的少之又少,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的博物馆和台北故宫的博物馆中。所以收藏者在市场上要想收藏哥瓷就要更加的小心,以免遇到赝品。
当前具升值潜力的陶瓷收藏品有哪些
当前最具升值潜力的陶瓷收藏品有哪些?关于陶瓷收藏的故事实在太多。陶瓷收藏不论是从种类还是时间段都有很大的学问。那么,当前最具升值潜力的陶瓷收藏品有哪些呢?
1、神秘的7501瓷器
7501瓷器之所以被收藏界认可除却因为是主席专用瓷外,更重要的是7501瓷集合了当时制瓷界的顶尖人物。“7501”瓷选用的原料是一种名叫“滑石子”的高岭土,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这种成矿过程非常特殊的高岭土,只在江西抚州发现,是全球独一无二的。7501瓷存世数量仅几千件,不论是从工艺还是艺术都是空前绝后的。
2、中国当代陶瓷大师作品
在陶瓷收藏界一直有着“只收古瓷,不收新瓷”一说,那为什么一直不被看好的“新瓷”近年来却走近了藏家视线,并且日趋走热?最主要原因还是投资风险和相应的回报问题。
投资古瓷不仅投入高而且风险很高,主要原因是真伪难辨,如今的古瓷作假工艺可说是“鬼斧神工”,一般的非专业人士很难辨别真伪,一不小心收藏到了赝品,那可就是血本无归。“新瓷”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新瓷”可以直接从大师手中购买,也可从专业的与大师有合作关系的机构获得,购买到赝品的可能几乎为零,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
“新瓷”投资门槛低回报高,也是它日趋走热的原因,今天的新瓷,就是明天的文物,如今收藏新瓷,相当于持有原始股。拍卖会上的“古瓷”身价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让很多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而流散在古玩、旧货市场上的古瓷,价格虽然具有诱惑力,但这类瓷器中鱼龙混杂,不懂行、看不准的人又不敢轻易下手。于是,很多收藏者把收藏的目标转向了极具潜力的“新瓷”市场。随着艺术家的个人名气提升以及自身的职称的提升,短期内作品的价格就能翻2-3倍。
3、民国总统瓷渐走高
成交额在2011年开始有了明显提升,2011年、2012年、2013年三年的成交额分别为24,562万元、14,021万元、7,980万元。今年截止到目前为止,比10年前翻了7倍之多,十余年的时间,民国瓷器从最初的“陪衬”到被认可,虽难媲美高古瓷,但市场发展前景仍然可观。价格亲民是很多藏家最初选择收藏民国总统瓷的主要原因。从目前的行情来看,民国总统瓷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4、德化瓷收藏正当时
和别的收藏品相比,德化瓷的收藏市场还没有完全成型,它的收藏价值还没有被大藏家挖掘出来。十几年前,德化瓷收藏群体很小,多数人对有年代的藏品置若罔闻。这几年,收藏市场上关注德化瓷的藏家才慢慢多起来,尤其是口袋里有了闲钱的泉州商人,出现了许多收藏德化瓷的“大家”。
5、回流古瓷文物受青睐
随着大众收藏时代的到来,古董瓷器已经成为了行家们所追捧的收藏品。由于国内外喜欢收藏的人非常多,因此除了在国内有着中国的古董买卖交易,在海外也同样是有不少来自于中国的古代艺术品被流通买卖。资深人士周国光先生指出,国内许多的行家们都会到外国去淘宝。从国外淘到的中国古董瓷器如若是真品,都是做工细致,艺术价值很高的,对于研究古代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古代外销瓷也是收藏界最看好的品类之一。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明青花收藏行情如何 升值潜力多大》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明青花收藏行情如何 升值潜力多大》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明宣永乐青花瓷器鉴别